法律知识

工作人员被录像是侵犯肖像权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31 13:51
人浏览
导读:本文针对录像是否侵犯肖像权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要件、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等。通过了解这些内容,用户可以更好地判断录像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一、工作人员被录像是侵犯肖像权吗

  录像不一定侵犯人的肖像权。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通常需要具备两个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2.以营利为目的。

  因此,只有当录像行为未经本人同意或者以营利为目的时,才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二、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要件

  侵犯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一般应把握如下标准:

  1.未经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

  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表明侵权人对他人肖像人格利益的不尊重,其行为破坏了他人肖像的个人专有性和完整性,应当受到制裁。

  如果经过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就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2.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

  以营利为目的是指以使用某人的肖像达到招徕顾客、推销商品的目的或直接以肖像制作成为或复制成为商品出售赢利。

  未经他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既损害了权利人的人格,也损害了权利人因他人利用自己的肖像进行商业行为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这在法律上是不许可的。

  例如,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不将底片交给顾客或者将顾客艺术人像存放橱窗招揽顾客,即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

工作人员被录像是侵犯肖像权吗

  三、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

  1.为公益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例如宣传某人的先进事迹,在报纸、电视台、电影中使用先进人物的照片,可以不征得某人的同意。

  2.新闻报道拍摄照片和影像。

  3.通缉逃犯和罪犯而使用他人肖像。

  4.寻人启示刊登照片等。

  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不能只要看到他人录像的行为就认定对方侵权了。

  首先要认定拍下来的现场录像是用于何种目的,是否涉及个人隐私,是否对对被拍摄者自身有影响。

  如果没有,那么就不应该存在所谓的侵犯肖像权,此时的录像行为并不需要承担责任。

  如果你对录像是否侵犯肖像权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同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