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残疾等级如何划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29 00:32
人浏览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残疾等级的划分标准,包括十级残疾等级的具体判定标准和对应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受限程度。文章还强调了国家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所制定的《残疾人保障法》。

  一、残疾等级如何划分

  根据残疾的严重程度,残疾等级被划分为十级,每一级的判定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

  最严重的残疾等级是一级,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或特殊设施,否则生命可能无法维持。

  而最轻的残疾等级是十级,仅在日常活动能力上有所受限。

  1.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并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二、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

  国家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该法规定国家应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管理。

  在制定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时,应当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关于残疾人权益保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本文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残疾等级的划分,并思考如何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欢迎你在法律快车上提出更多问题,我们将尽力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残疾等级如何划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