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口头约定是否有合同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09 18:21
人浏览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合同,那么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新正文将详细解析口头约定合同效力的认定,以及书面合同的必要情形,帮助你全面了解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

  一、口头约定是否有合同效力

  口头约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口头形式达成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口头约定被广泛采用,尤其在即时清结的交易中,如自由市场、商店购物等。

  然而,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受到法律保护,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二、书面合同必要情形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口头约定的合同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例如,对于不动产转让合同、涉外合同、价款或报酬超过一定数额的合同等,法律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这是因为这些合同涉及的利益较大,一旦发生纠纷,举证困难。因此,在签订这些类型的合同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采用书面形式,以降低风险。

口头约定是否有合同效力

  三、合同效力的认定

  要确定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合同内容必须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3.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行为,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如果满足以上条件,该口头约定的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以上内容为你详细解析了口头约定合同的法律效力及书面合同的必要情形。希望这些内容能为你提供帮助。

  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继续关注法律快车,我们会为你带来更多专业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