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办老人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8 00:44
人浏览
导读: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确定老年人的监护人,包括确定方式、程序和监护人的职责。同时,文章也涉及监护人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如果你有相关疑问,跟随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的脚步一起了解。

  一、怎么办老人监护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老年人的监护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确定:

  1.事先确定,

  2.事后确定。

  事先确定是指在没有确定监护人的情况下,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而事后确定则是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成为监护人后,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确定范围,由人民法院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二、确定监护人程序

  在确定监护人的程序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步骤。

  1.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2.当事人没有《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则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职责义务

  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

  1.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主要是以教养、保护为目的。

  而对于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则是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

  2.在财产监护方面,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同时,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监护人可以通过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被监护人的健康和生活安全。

  老年人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他们的健康和生活安全。

  如果你对如何成为老年人的监护人或如何履行监护职责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