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融资租赁合同时效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7 00:04
人浏览
导读:融资租赁合同时效问题事关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本文介绍了民法典当中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时效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还有融资租赁合同具体条款内容。

  一、融资租赁合同时效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经营性租赁的租期不超过二十年,而融资租赁的租期原则上和物件的使用寿命相同。

  对于国家鼓励的特殊项目租期最短为三年。

  1.在签订租赁合同时要注意承租人的意愿,选择不同的租赁方式。

  2.融资租赁合同的审查的要点主要是审查合同中的法律条款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责任等。

  因此,融资租赁合同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年的时间,最长的期限是不能够超过二十年的,所以在对融资租赁合同进行审查的时候还是需要审查合同的有效期的。

  《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二、融资租赁合同具体条款

  融资租赁合同主要包括:

  1.租赁物的名称;

  2.数量;

  3.规格;

  4.技术性能;

  5.检验方法;

  6.租赁期限;

  7.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

  8.币种;

  9.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三、融资租赁纠纷解决方式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对诉讼时效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规定。

  由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情况比较多,有可能是违约金纠纷,也有可能是合同解除纠纷,具体的解决方案应该结合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案例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涉及多种情况,解决方案需结合案例分析。如有疑问,请咨询法律快车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