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欠条的诉讼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8 10:44
人浏览
导读:欠条的诉讼时效起始时间取决于是否约定还款期限。若欠条约定了还款期限,则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算;若未约定还款期限,则从欠条出具之日起算。特殊情况下,如分期履行债务,则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一、欠条的诉讼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欠条的诉讼时效通常是从债务人应当偿还债款的最后期限届满之后开始计算。具体来说,如果欠条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一般为3年。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则从出具欠条之日起开始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那么诉讼时效则是从最后一期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进行计算。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欠条诉讼时效中断有几种情况

  欠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破产债权。

  2.为主张权力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令,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诉前措施。

  3.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增加诉讼。

  4.在诉讼中主张抵消,其他欲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5.当公事人一方已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的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如果这些能到达对方当事人。

  6.当事人一方为集中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时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上扣收欠款,本息。

  7.当事人一方下得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得部门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

  8.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三、欠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您,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由于发生了某种法定事由,使得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从而诉讼暂时停止进行,待该事由消失后,诉讼再继续进行的法律现象。在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事件。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这类人员可能因为年龄小、智力低下或其他原因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当一个人去世后,如果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或其他合法继承人,那么相关的财产处理和责任承担问题将处于不确定状态。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无法自由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