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免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10:07
人浏览
导读: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在特定情况下可免除,如告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紧急情况、法律规定等。本文详细解读了这些情况,并探讨了告知义务免除的具体情形和违反告知义务的后果。

  一、哪些情况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免除

  在医疗行为中,尽管通常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负有告知义务,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这种告知义务可能会被免除。

  这些情况包括:

  1.根据医疗目的,告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

  2.因情况紧急而无法取得患者同意的;

  3.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如法律规定的对结核病采取的强制治疗措施;

  4.传统医疗、常规性医疗的固有危险;患者体质特殊,无法预测的病情变化或不能控制的意外情形;

  5.医疗行为的危险性极其轻微,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6.以及患者明确表示无须告知的。

  二、告知义务免除的具体情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了:

  1.医疗机构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2.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3.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4.在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可能会被免除。

  5.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可能会被免除。

  (1)当告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时,医疗机构可以选择不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

  (2)当医疗行为的危险性极其轻微,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时,医疗机构也可能认为没有告知的必要。

哪些情况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免除

  三、告知义务概念和违反情形

  1.告知义务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它是患者知情权的重要保障,也是诚信原则的具体体现。

  告知义务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将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相关信息如实、全面地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以便患者或其家属作出正确的医疗决策。

  2.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未履行告知义务时,即构成违反告知义务。

  违反告知义务通常有两种情形:

  (1)告知不实,即误告或错告,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

  (2)应告知而不告知,包括隐瞒和遗漏,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未将应当告知的信息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可能对患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应当予以严格规制。

  你对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还有什么疑问吗?在医疗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告知义务被免除的情况?欢迎到法律快车留言讨论,一起探讨医疗法律话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