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继子能得到继父的遗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0:33
人浏览
导读:继子能否继承继父遗产?答案是可以,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存在扶养关系。本文详细解析了《民法典》关于继承的法律规定,包括继承顺序、时间规定。一起来了解如何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吧!

  一、继子能得到继父的遗产吗

  1.继子确实有可能继承继父的遗产。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满足特定条件:继子与继父之间必须存在扶养关系。只有这样,继子才能依法取得法定继承权。

  2.如果继父通过遗嘱明确确认继子为遗嘱继承人,那么继子便能依法取得遗嘱继承权。

  为了明确继承的顺序,我们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内容。该条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

  1.先是配偶、子女、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其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当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则不继承。若第一顺序继承人中无人继承,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其中:

  1.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3.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也明确了继承的办理方式:

  1.在继承开始后,通常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处理;

  2.但如果有遗嘱存在,则应按照遗嘱或遗赠的方式继承;

  3.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则应根据该协议进行办理。

  二、遗产继承时间规定

  遗产的继承确实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继承的开始,是基于被继承人的死亡,这既可以是生理死亡,也可以是被宣告死亡。一旦继承开始,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在遗产处理前,如果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么他们将被视为接受继承。

  3.对于受遗赠人来说,他们应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明确表示是否接受或放弃受遗赠。如果到期没有表示,那么将被视为放弃受遗赠。

  对继承法律还有疑问吗?赶紧在法律快车上提问,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理清法律脉络,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