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赠与合同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3:50
人浏览
导读:赠与合同作为特殊合同类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赠与合同涉及财产无偿转移,需双方意思表示一致,除非附条件否则受赠人不承担义务。

  一、赠与合同法律规定

  赠与合同作为特殊的合同类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1.《民法典》明确了赠与合同的定义,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一规定为赠与合同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民法典》中关于赠与合同的撤销条件、财产转移手续、瑕疵担保责任以及赠与人的经济状况变化等情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赠与合同的履行和争议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二、赠与合同概述

  1.赠与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它涉及到财产的无偿转移。

  2.赠与合同的特点在于其双方行为性和无偿性。

  (1)双方行为性指的是赠与合同需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并不能构成赠与合同。

  (2)无偿性则是指除非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外,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故为单务合同。

  3.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

赠与合同法律规定

  三、赠与合同撤销条件

  赠与合同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条件限制。

  1.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则不适用这一规定。

  2.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之一时,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

  3.《民法典》还规定了赠与人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需要注意的是,赠与人的撤销权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4.《民法典》还规定了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赠与合同撤销的条件体系。你对赠与合同还有疑问吗?快来法律快车,我们一起探索法律世界,保护你的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