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7 11:47
人浏览
导读: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依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当侵占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文详细解析了侵占公司财产罪的构成要件。

  一、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

  侵占公司财产罪的立案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这一立案标准明确了侵占公司财产罪的刑事追究门槛,对于保护公司财产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成要件详解

  侵占公司财产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等财产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包括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实施侵占行为,并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这些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构成侵占公司财产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公司财产权益,却故意实施侵占行为,并希望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这些构成要件共同构成了侵占公司财产罪的完整法律框架,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

  三、与职务侵占罪区别

  侵占公司财产罪与职务侵占罪虽然都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但两者在主体、客体、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在主体上

  (1)侵占公司财产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

  2.在客体上

  (1)侵占公司财产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职务侵占罪的客体则主要是单位财物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3.在行为方式上

  (1)侵占公司财产罪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

  (2)职务侵占罪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

  了解侵占公司财产罪的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司财产权益。如果你对侵占公司财产罪还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