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青少年犯罪怎么判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05 11:50
人浏览
导读:青少年犯罪判刑标准与年龄及罪行性质有关。未满十二周岁的无需担责,十二至十四周岁的犯严重罪行需担责,十六周岁以上应负刑事责任但或从轻处理。未成年犯罪案底视情况而定,多数情况下不公开。

  一、青少年犯罪怎么判刑

  青少年犯罪的判刑标准取决于其年龄和所犯罪行的性质。

  1.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青少年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若已满十二周岁但未满十四周岁,犯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罪行,情节恶劣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则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犯罪时应负刑事责任,但相对于成年人,他们的刑罚可能会从轻或减轻。

  二、未成年犯罪是否有案底

  未成年犯罪的案底情况需视具体犯罪行为和判决结果而定。

  1.若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相关犯罪记录将被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2.尽管存在犯罪记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记录不会对外公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犯罪者的隐私和未来发展。

青少年犯罪怎么判刑

  三、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犯罪记录的封存有以下具体规定:

  1.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其犯罪记录应当封存。

  2.这些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3.如果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被发现漏罪,且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其犯罪记录将被解除封存。

  对青少年犯罪,法律有明确规定。你对青少年犯罪有哪些看法?欢迎在法律快车留言讨论。记得,法律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个人的权益,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