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10万判几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6 10:30
人浏览
导读:诈骗10万判几年?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有何区别?本文详细解读了诈骗罪的法律依据和量刑标准,帮助读者了解诈骗罪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同时,也探讨了诈骗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别,以避免混淆。

  一、诈骗10万判几年

  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10万时,这已属于诈骗罪数额巨大的范畴。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

  1.对于诈骗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2.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些量刑标准都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有什么区别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存在明显的区别。

  1.两者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则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权利。

  2.两者的行为手段也有所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而诈骗罪的手段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3.两者的犯罪主观目的也有所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则是追求非法利益,这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能包括其他非法利益的占有。

  4.两者的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也不同。只有诈骗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才能构成诈骗罪,而法律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

  尽管两者有上述区别,但在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一个行为可能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处理这样的案件,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的原则。

  三、诈骗罪的法律依据

  诈骗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该条规定了对诈骗罪的处罚措施。

  1.根据该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些规定为对诈骗罪的定罪和量刑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否清晰明了?如果你对诈骗罪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