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4-27 08:30
人浏览
导读: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包括羁束行为、自由裁量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等。每种行为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确保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一、行政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依法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而对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这一概念中包含了几个关键要素:

  1.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这些行为发生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

  3.这些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

  4.这些行为对外部产生法律效果,即它们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例如,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处罚行为都是典型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1.根据行政行为受法律、法规拘束的程度,可以分为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1)羁束行为是指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的条件、范围、内容及方式方法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行政主体只能严格执行的行为。

  (2)自由裁量行为则是指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的条件、范围、内容或方式方法未作硬性规定,行政主体可以在法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灵活作出的行为。

  2.根据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启动程序,可以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1)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无需行政相对人申请而由行政主体根据职权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2)依申请行政行为则是指行政主体只能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实施而不能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等。

  3.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可以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1)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如颁布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必须以政府令这种形式,行政处罚需要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2)非要式行政行为则是指不需要特定形式就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

  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这就为行政许可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条规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这为行政处罚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总的来说,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同时,这些行为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你对行政行为的分类还有疑问吗?想了解更多法律小知识,请持续关注法律快车,我们将为你带来更多实用、有趣的法律知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