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04 05:42
人浏览
导读: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是否判刑,取决于案件审理结果。取保候审仅为暂时解除羁押措施,不免除后续审判程序。若法院审理查明有犯罪事实且应判刑,则会被判刑。具体以法院判决为准。

  一、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是否还会判刑,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进一步审理结果。

  1.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它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会被判刑。

  2.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限制,如不得离开所在地、不得接触受害人或者证人等。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其他规定,如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等。

  4.如果经过司法机关的进一步审理,认为被取保人有犯罪事实并应当判处刑罚,那么被取保人仍然有可能被判刑。反之,如果审理结果认为被取保人无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不会被判刑。

  二、取保候审规定和义务

  取保候审并非无条件的自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时,必须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并可能面临重新羁押、监视居住或逮捕等后果。

  三、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具体的限制

  取保候审期间的具体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地限制:被取保候审的人可能被要求在特定地区内居住,禁止离开或进入某些特定地区。

  2.定期报到:需要定期向当地警察局或相关法律机构报到,以确保其行踪可知。

  3.通行证禁令:可能会被禁止前往某些特定的场所或地区。

  4.与特定人员接触的限制:可能会禁止与证人或其他案件相关方接触,以防止干扰案件调查或审判。

  5.活动限制:不得从事一些特定的活动,例如参与集会、示威或其他可能引起公共不安的行为。

  6.财产担保:可能需要提供财产担保,以确保其遵守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后如何配合司法机关审理?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规定会有哪些后果?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本文。如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发起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