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夫妻共同财产转移有哪些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15:45
人浏览
导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涉及存款转移、房屋出售等情形,而婚内出轨虽受道义谴责但法律上难处罚。恶意转移财产可受法律制裁,离婚后可起诉要求再分割财产。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

  一、夫妻共同财产转移有哪些情形

  1.夫妻共同财产的转移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几种情况:转移已有存款、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私自出售房屋、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以及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2.在现实中还存在离婚一方恶意负债的情况,如制作虚假的欠条、虚报开支、在法院打虚假债务官司以及利用关联企业负债等,这些都被视为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形。

  二、婚内出轨情况分析

  在中国,婚内出轨虽然从道义上受到谴责,但法律上并没有对出轨者进行明确的处罚。

  1.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出轨并不能作为少分财产的依据。

  2.要证明对方出轨并非易事,需要合法有效的证据,通过侵犯他人隐私获得的证据是无效的。

  3.在婚内出轨的情况下,无过错方不能仅凭出轨行为要求损害赔偿。

  4.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恶意转移夫妻共有财产的行为,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在离婚分割共有财产时,对恶意转移夫妻共有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5.即使出轨行为本身不构成法律上的处罚,但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却是可以受到法律制裁的。

  6.如果在离婚之后才发现对方有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有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转移有哪些情形

  三、法律规定及适用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少分或不分财产。

  1.这一规定明确了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为受害方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

  2.也提醒了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要诚实守信,不得恶意转移财产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夫妻共同财产的转移情形多种多样,而婚内出轨行为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法律处罚。然而,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却是可以受到法律制裁的。

  出轨行为虽不受法律直接制裁,但恶意转移财产却可被法律追究。你是否也遭遇过类似情况?在法律快车上,我们为你提供专业建议,助你维护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