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13:52
人浏览
导读: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明确,只要实施伪造行为即构成犯罪。犯罪涉及单位印章的正常活动声誉和社会公共秩序。了解构成要件和辨析伪造证据罪,有助于认识此罪的严重性。

  一、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伪造公司印章罪的最新立案标准规定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2.这一罪行被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中,主要涉及未经合法手续私刻公司印章的行为。

  3.犯此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二、构成要件详解

  1.客体要件:本罪直接侵犯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声誉,同时也对社会公共秩序构成了侵犯。

  犯罪对象特定为这些单位的印章,包括以文字、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和专用章。需要注意的是,侵犯国家机关的印章并不构成本罪。

  2.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伪造上述单位印章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伪造了这些单位的公文或证件,并不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明知自己无权制作这些单位的印章但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伪造。犯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取得某种利益或为了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做准备等。

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三、伪造证据罪辨析

  在认定伪造证据罪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司法工作人员为了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而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这同时触犯了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属于牵连犯罪,应择重罪即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从重处罚。

  2.伪造证据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罪之间的界限主要在于主体、帮助对象、证据范围、情节要求、发生时间以及所侵犯的客体等方面的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伪造印章的行为通常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对于这种情况,应根据伪造印章后可能造成的犯罪事实后果来认定犯罪情节。但无论如何,伪造的印章都应立即销毁。

  伪造公司印章罪后果严重,但你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如果你在商业活动中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寻求法律快车的帮助,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