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发生医疗事故是否上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03:53
人浏览
导读:发生医疗事故后应立即上报,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需及时报告医疗事故或过失行为,医疗机构也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发生医疗事故是否上报

  是的,发生医疗事故后需要将事故上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或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再及时报告给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

  2.这些部门或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调查核实,并向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同时还要向患者通报、解释。

  3.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还需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医疗事故上报规定

  医疗事故上报的规定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根据条例,当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医务人员有义务立即上报给所在科室的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再逐级上报至医疗机构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2.这一上报流程是为了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

  3.如果发生的是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还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事故鉴定及复核

  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1.这一程序通常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开始。

  2.医学会将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技术鉴定,专家成员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3.如果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4.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及时上报事故原因等信息,有助于事故的准确鉴定、定性和正确处理。如果医疗事故当事人发现医疗机构未采取诸如上报事故等措施来处理事故,可以选择向行政部门投诉医疗机构。

  除了上报医疗事故,你还想了解医疗事故赔偿的相关问题吗?快在法律快车上查找专业法律建议,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