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00:40
人浏览
导读:检察院公益诉讼涉及民事和行政两大领域。民事公益诉讼需依法督促相关机关或组织提起,若他们未行动且公共利益受损,检察机关可介入。行政公益诉讼需先向行政机关提检察建议。

  一、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主要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1.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检察机关应当在提起公益诉讼之前,依法督促或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当这些机关或组织未能提起公益诉讼,且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时,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在行政公益诉讼方面,检察机关应当先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

  如果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职责,导致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

  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前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步骤。

  1.在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应当依法督促或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这意味着检察机关不能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而应当通过推动其他合适的主体来先行提起诉讼。

  2.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则应当先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这是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前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诉前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三、检察院提起诉讼依据

  检察院提起诉讼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权对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民事诉讼法》第14条还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监督职责。

  因此,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时,必须依法行事,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现在你对检察院公益诉讼的流程和依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法律快车与你同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