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03 09:17
人浏览
导读: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涉及四点:损害事实、主观过错、特定对象、严重损害后果。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判断名誉权是否被侵犯,并追究相应责任。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侵犯名誉权的后果及责任。

  一、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怎样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四点:

  1.行为人客观上必须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且这一事实必须为第三人所知悉。这意味着,不仅要有实质性的损害行为,而且这一行为必须公开或为他人所知,才能构成侵犯名誉权。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意味着,行为人在实施损害行为时,必须存在故意或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

  3.被侵害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这意味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必须针对具体的个体,而不能是泛指的群体。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必须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受到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这一标准强调了侵权行为对受害人名誉的实质性损害。

  二、侵犯名誉权的后果

  侵犯名誉权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受害人的名誉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其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2.受害人可能因此遭受到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这种精神痛苦和心理创伤可能对受害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3.受害人还可能因此遭受经济损失,例如因名誉受损而失去工作机会或业务合作等。

  三、名誉权侵害的责任

  对于名誉权侵害的责任,侵权人应当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这些责任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履行,但内容必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2.如果公民或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而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当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3.如果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你是否遭遇过名誉权被侵犯的情况?如果你需要法律建议或支持,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帮助。让我们一起维护公正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