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采取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6 06:47
人浏览
导读:采取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中的必要手段,旨在确保诉讼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本文详细解读了强制措施的含义、适用情形,以及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和执行方式。

  一、采取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呢

  采取强制措施是指在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法律制裁继续实施犯罪等行为,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对其采取的法定强制手段。

  这些强制措施包括:

  1.拘传。

  2.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4.刑事拘留。

  5.逮捕等。

  具体采取哪种强制措施,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二、强制措施适用情形

  强制措施是在刑事诉讼中,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暂时性的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这些措施通常在以下情况下适用: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逃跑或隐藏,逃避法律制裁;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自杀或自残,以避免法律追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毁灭、伪造证据或干扰证人作证;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继续实施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

  5.其他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形。

  三、解读强制措施中的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是一种由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不得干扰案件调查等。

  了解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你是否对其他强制措施也有疑问呢?遇到法律问题,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