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保证责任顺序怎么约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7:20
人浏览
导读:民法典明确了保证责任顺序、范围及追偿权。当多个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担保时,若无明确约定,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责任。保证责任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及实现债权的费用。

  一、民法典保证责任顺序怎么约定的

  在民法典中,对于保证责任顺序的约定是明确的。

  1.当存在两个或以上的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时,如果当事人之间有明确的约定,那么保证人应当按照约定的顺序来承担保证责任。

  2.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债权人则有权利要求任意一方保证人在其保证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3.这一规定确保了在保证责任履行时,各保证人之间的责任分配是公平和合理的。

  二、保证责任的范围

  保证责任的范围是保证人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内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保证责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债权的全部。除非在保证合同中有专门的约定,否则应视为保证人担保的是主债权的全部。

  2.利息。这包括法定利息和约定利息。

  (1)法定利息,如因迟延履行而产生的利息,本来就是由主债权派生的,因此应属于保证的范围。

  (2)约定利息或其他从属于主债权的利息,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才能计入保证担保的范围。

  3.违约金。只有因主债权产生的违约金才能纳入保证担保的范围。违约金虽然具有一定的从属性,但也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在主债权之外另行签订违约金合同或者另立独立的条款。

  4.损害赔偿。由主债而生的损害赔偿之债也属于保证范围。无论损害赔偿之债的发生是因为债务不履行还是迟延履行,只要责任归属于债务人,保证人就有代为赔偿或连带赔偿责任的义务。

  5.是实现债权的费用。这包括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这些费用原则上都是债权产生的负担,因此应列入保证范围之内。

  三、追偿权和费用责任

  1.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2.这意味着,当保证人承担了保证责任后,他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并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相关权利。

  3.这一规定确保了保证人在承担责任后,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和保障。

  你对民法典的保证责任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