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界定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5 16:41
人浏览
导读: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有何区别?本文将详细解读两者的界定标准,并阐述酒后驾车的法律制裁措施及醉酒驾车的严重后果。了解这些知识,助您远离法律风险,确保行车安全。

  一、如何界定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

  我国法律明确区分了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两种情形。界定两者的关键在于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

  1.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mg/100ml至80mg/100ml之间时,被视为饮酒驾车。

  2.若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则定义为醉酒驾车。

  3.一般情况下,饮用大约350ml的啤酒或半两白酒即可使血液酒精浓度达到20mg/100ml,从而触发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二、饮酒驾车的法律标准

  按照我国交通法规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1.具体而言,饮酒驾驶的驾驶员将面临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并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2.若饮酒后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法律处罚将更为严厉,驾驶员将被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以500元的罚款。

如何界定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

  三、醉酒驾车的法律后果

  对于醉酒驾车的行为,法律后果更为严重。

  1.由于醉酒驾驶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因此法律对此行为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

  2.具体的法律后果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定,但通常包括吊销驾驶证、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

  3.醉酒驾驶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给驾驶员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广大驾驶员应当牢记酒后不驾车的原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除了酒后驾车,还有哪些行为会构成危险驾驶?法律快车将持续为你普及法律知识,一起成为知法懂法的守法公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