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5:24
人浏览
导读: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包括伪造证据、虚假诉讼、隐匿财产等,会受到信用惩戒、限制高消费等处罚。名单内容包括法人或组织名称、自然人姓名等,可通过系统查询。

  一、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具体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通过伪造证据、使用暴力或威胁等手段妨碍、抗拒执行的行为;

  2.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的行为;

  3.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未按规定申报或虚假申报个人或企业财产状况的行为;

  4.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超出规定范围进行高消费的行为;

  5.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即使有和解协议也不遵守的行为;

  6.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等。

  二、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措施

  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一系列限制措施。

  1.执行部门会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等渠道公布,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

  2.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高消费,具体限制包括: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不得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不得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不得进行旅游、度假,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得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

  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内容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1.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2.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4.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5.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6.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你觉得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是否完善?欢迎留言讨论!一起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智慧,点击关注法律快车,获取更多法律资讯。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