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9:47
人浏览
导读:个人信息保护有哪些基本原则?包含哪些信息类别?如何判断个人信息侵权立案标准?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问题,帮助你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遭受不法侵害。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直接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公开原则、完整正确原则、限制利用原则和安全保护原则。

  1.直接原则要求个人信息应直接向本人收集。

  2.目的明确原则强调个人信息在收集时必须有明确的特定目的,并禁止超出目的范围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

  3.公开原则则指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利用一般应保持公开,本人有权知悉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情况。

  4.完整正确原则要求个人信息在特定目的范围内保持完整、正确、及时更新。

  5.限制利用原则则指个人信息在利用时应严格限定在收集的目的范围内,不应作收集目的之外的使用。

  6.安全保护原则强调个人信息应处于安全的保护中,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个人信息的泄漏、意外灭失和不当使用。

  二、包含的信息类别

  个人信息包括多种信息类别。

  1.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

  2.还有设备信息、账户信息,如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3.隐私信息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社会关系信息,如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也是个人信息的一部分。

  4.网络行为信息,即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也是个人信息的重要内容。

  三、个人信息侵权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1.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如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形。

  2.还包括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而向其出售或提供的情形,以及违法所得达到一定数额的情形等。

  你对个人信息保护还有什么疑问吗?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你解答疑惑,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