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鉴定伤残等级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12:45
人浏览
导读:司法鉴定伤残等级标准从一级到十级,根据损伤程度和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来划分。一级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一、司法鉴定伤残等级标准是什么

  司法鉴定伤残等级标准根据损伤程度和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分为一级至十级。

  一级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具体标准如下:

  1.一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无法代偿,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2.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3.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4.四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但生活可以自理。

  5.五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6.六级: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7.七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8.八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9.九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10.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此标准根据工伤及职业病可能涉及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将人体器官系统相近或有联系的临床科学编组,划分为五个部分。

  二、鉴定流程简介

  法医鉴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提出鉴定申请:当事人或单位可以提出书面的鉴定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资料。

  2.缴纳鉴定费:申请人或委托人必须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技术鉴定机构在收取鉴定费后应出具正式发票。

  3.受理立案:在接收申请人或委托人提出的书面申请和缴纳的鉴定费后,即已受理立案,并应在受理当天起按有关规定进行鉴定的准备工作。

  4.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人会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作出鉴定结论。

  5.书面通知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一旦形成,应在规定时限内尽快以规范的公文形式发送给申请人或委托人。

  整个鉴定流程需要保证公正、公开、公平,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全丧失劳动能力判定

  1.在司法鉴定中,如果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即被视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这意味着被鉴定人由于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无法代偿,需要特殊医疗依赖,且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3.这种情况下,被鉴定人将无法胜任任何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全面保障和支持。

  了解完伤残等级的划分和鉴定流程,你是否对自己或他人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随时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会尽快为你提供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