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名誉权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00:00
人浏览
导读:本文探讨了名誉权侵权认定的几大标准,包括明确的损害事实、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以及侵权行为人的过错。同时,还介绍了侵犯名誉权案件的审理周期和法律责任。

  一、名誉权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在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认定标准:

  1.必须存在明确的损害事实。这意味着,被侵权人的名誉必须因某种行为而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2.侵权人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这通常指的是,侵权人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违反了社会公序良俗。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必须是导致名誉受损的直接原因。

  4.侵权行为人必须有过错。过错可以是故意或过失,即侵权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而为之,或者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名誉而未能预见到。

  以上四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认定存在名誉权侵权。

  二、侵犯名誉权的审理周期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名誉权侵权案件的审理周期主要取决于案件适用的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

  1.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审理周期为6个月。

  (1)如果案件情况特殊需要延长审理周期,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

  (2)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则需要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2.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周期为3个月,且这个周期不能延长。如果3个月内不能审结,案件将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3.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审理周期的规定是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实际审理周期可能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法院的工作效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个方面。

  1.在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其中,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但内容必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1)如果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2)如果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来酌定赔偿金额。

  2.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侵权行为构成犯罪,侵权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例如,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快车提醒您,你了解侵犯名誉权的后果了吗?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名誉权被侵犯的情况,请务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请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