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最新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1:53
人浏览
导读:民法典规定,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划分为:年满18周岁及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最新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如下:

  1.年满十八周岁的,能够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但他们可以独立实施那些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不同年龄段民事能力

  1.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如果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也将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他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或者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然而,他们仍然可以独立进行那些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他们年龄、智力相匹配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他们进行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三、民事责任年龄法律规定

  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划分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大多数情况下仍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3.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以及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都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这些规定在《民法典》的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划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如果还有疑问,不妨在法律快车上查找更多专业解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