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当中结婚的相关解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0 17:04
人浏览
导读:结婚是自愿法律行为,须满足《民法典》规定条件,包括双方自愿、年龄限制、禁止近亲结婚等。重婚、近亲结婚及未到法定婚龄等婚姻无效。

  一、《民法典》当中结婚的相关解释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解释,结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它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多个方面。

  在《民法典》中,结婚被定义为男女双方基于自愿原则,通过法律程序建立的夫妻关系。这一解释强调了结婚的两个核心要素:

  1.男女双方的自愿;

  2.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登记。

  这一规定确保了结婚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保护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民法典》结婚的条件

  在《民法典》中,结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另一方进行强迫或干涉。这体现了婚姻自由的原则,保障了个人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2.结婚年龄也是一项重要的条件,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结婚双方具备足够的成熟度和责任感,能够承担起婚姻生活所带来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3.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也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可能带来的遗传问题和道德风险。

  三、《民法典》无效婚姻规定

  1.《民法典》还规定了无效婚姻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情况下的婚姻均为无效婚姻。

  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婚姻制度的纯洁性和合法性,防止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对婚姻造成损害。

  2.《民法典》还规定了因胁迫结婚或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未如实告知另一方等情况下,受胁迫或未被告知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这些规定为受到侵害的一方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律复杂多变,你还有其他法律疑问吗?法律快车为你提供专业解答,助你轻松应对法律难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