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后怎样撤诉撤诉条件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8:34
人浏览
导读:在起诉后,如果需要撤诉,应如何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撤诉的步骤和条件,包括申请人资格、自愿性、合法性、撤销全部诉讼请求等要求。

  一、起诉后怎样撤诉撤诉条件是什么

  1.当公民或法人已经提起诉讼,且人民法院已经受理,若原告希望撤诉,可以向法院提交民事撤诉状,也被称为民事撤诉申请书。

  2.这一步骤是起诉后撤诉的基本程序。

  3.但需要注意的是,撤诉并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二、撤诉条件是什么

  撤诉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时,经过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

  2.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他们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这种撤诉不得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正常进行。

  3.申请撤诉必须出自自愿。这意味着,除原告自己明确表达撤诉意愿外,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胁迫的方式迫使原告撤诉。同样,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4.撤诉必须合法。这包括两个方面:

  (1)程序上,撤诉必须由有权撤诉人提出,且必须在法院宣告判决之前提出;

  (2)实体上,撤诉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也不能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5.撤诉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如果原告只是撤销部分诉讼请求,或者在撤销全部诉讼请求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诉讼请求,或者请求人民法院批准和执行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内容,这些都不能被视为撤诉。

  6.撤诉必须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书。这意味着,原告不能仅仅口头表示撤诉,而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的撤诉申请书。

  7.撤诉必须经法院作出裁定。法院在收到撤诉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撤诉符合上述条件,就会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8.这个裁定一般应以书面形式作出,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场,也可以用口头裁定,并记入笔录。

起诉后怎样撤诉撤诉条件是什么

  三、处理起诉后撤诉事宜

  在处理起诉后撤诉的事宜时,公民或法人需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一旦决定撤诉,就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书。

  2.法院在收到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撤诉条件,就会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这个过程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撤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如果撤诉后发现有新的证据或理由,原告也有权再次提起诉讼。因此,在处理起诉后撤诉的事宜时,公民或法人应当充分了解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撤诉后的权益如何保障?如果还有疑问,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和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