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法律特征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6 17:29
人浏览
导读:行政赔偿涉及行政主体、赔偿原则、行政违法和损害等多个方面。本文详细解析了行政赔偿的法律特征,包括赔偿主体、赔偿原则、行政违法和损害要件。

  一、行政赔偿法律特征有哪些

  行政赔偿的法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赔偿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只有行政主体才能行使行政权,实施行政行为,从而可能构成行政赔偿。

  这里的行政主体不仅仅指行政机关,还包括由行政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没有行政主体,就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例如,司法机关作为司法权主体,行政机关作为机关法人、行政人员作为公民等而引起的赔偿,都不是行政赔偿。

  2.行政赔偿必须基于赔偿原则。这意味着只有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执行公务的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

  非行政行为,如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及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等,均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3.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行政违法。只有违法行政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合法行政行为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这里的违法行政行为并不仅仅要求行政主体主观上有过错,而更侧重于客观上行政行为的违法性。

  4.行政赔偿必须造成损害。行政赔偿因行政主体违法行政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引起。

  这个损害必须是实际损害,如果违法行政行为未造成实际损害,或者该行政损害不是由该行政行为造成,如由于相对人本人过错造成,则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二、行政赔偿的主体

  1.行政赔偿的主体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包括行政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2.他们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执行公务,如果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3.但正如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行政职权一样,行政主体也是国家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代表即赔偿义务人。

行政赔偿法律特征有哪些

  三、行政赔偿责任承担

  1.行政赔偿责任由国家承担。这是因为行政主体由国家设立,其职能属国家职能,行政权也属国家权力,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所实施的职务活动,是代表国家进行的,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活动。

  2.当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赔偿责任应由国家承担,而不是由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个人承担。

  对行政赔偿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吗?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向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提问,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