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破坏社会秩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0:37
人浏览
导读:如何界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破坏社会秩序?本文详细解读了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恶劣情节的认定原则,并列举了构成犯罪的具体行为。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罪名,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一、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破坏社会秩序

  在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破坏社会秩序时,需要明确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寻衅滋事罪指的是行为人出于不健康动机,如:

  1.耍威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

  2.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

  3.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且情节恶劣或严重。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恶劣情节的认定原则

  在判断寻衅滋事罪的恶劣情节时,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手段、次数、后果等因素。例如:

  1.随意殴打他人手段残忍、多次随意殴打他人、造成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这些均可视为情节恶劣。

  2.对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若行为人经常性实施此类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激起民愤,也应认定为情节恶劣。

  3.对于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若数量大、造成恶劣影响、多次实施或造成公私财物严重损失,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破坏社会秩序

  三、构成犯罪的行为举例

  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种情形: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例如,出于耍威风、取乐等动机,无故、无理殴打他人,手段残忍,多次实施,或造成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例如:

  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动机,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侮辱、谩骂他人,尤其是追逐、拦截、辱骂妇女,若行为经常性、造成恶劣影响或激起民愤,则构成此罪。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例如:

  以蛮不讲理的流氓手段,强行索要市场、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财物,或随心所欲损坏、毁灭、占用公私财物,若数量大、造成恶劣影响、多次实施或造成公私财物严重损失,则构成此罪。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例如:

  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动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引起群众惊慌、逃离等严重混乱局面。

  只要行为人具备上述四种情形中的任意一种,即可构成寻衅滋事罪。执法人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依法有据,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了解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触犯法律。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或者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识,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