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19:38
人浏览
导读: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石,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禁止权利滥用。这些原则保障个体权利,促进公平正义。本文详细解读了这些原则的内涵及其在民事活动中的应用。

  一、如何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法院解释法律、研究民法的出发点。

  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结合学理解释,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法基本原则之平等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

  1.它要求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即无论自然人还是法人,其权利能力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2.平等原则还体现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出法律所规定的特权。

  3.平等保护原则也要求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应当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

如何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民法基本原则之自愿

  自愿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

  1.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在我国民法中,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等方面。

  2.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得违背对方意愿强行要求或限制其权利。

  这些民法原则不仅体现了法律精神,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你对民法原则还有疑问吗?法律快车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起探讨法律之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