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救济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2 15:55
人浏览
导读:行政救济是公民在遭受行政机关侵害时的申诉途径,旨在恢复受损权利并补救利益。本文介绍了行政救济的基本含义和功能要点,包括权利救济和监督制约两大功能。

  一、行政救济是什么意思

  1.行政救济是公民在面对行政机关的侵害或潜在侵害时,所采取的一种防卫手段和申诉途径。

  2.它是一种法律机制,旨在纠正、制止或矫正行政侵权行为,使受到损害的公民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

  二、行政救济的基本含义

  行政救济是针对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权利所造成的权利缺损而实施的救济。

  1.狭义的行政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违法失职行为侵犯后,依法提出申诉,由有监督权的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对其予以救济的一种法律制度。

  2.而广义的行政救济则是指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在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或可能受到侵害时,采取的防卫手段和申诉途径,通过解决行政争议,纠正、制止或矫正行政侵权行为,使受损害的公民权利得到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

  三、行政救济的功能要点

  正确理解行政救济的含义,需要从其功能入手。行政救济必须具备两种基本功能:

  1.权利救济功能,即能够排除不法行政行为侵害,恢复或弥补受行政相对人遭受损害的合法权益。这是行政救济的核心功能,体现了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和补救。

  2.监督制约功能,即能够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及是否适当进行审查,对违法行政行为予以排除,解决行政争议。

  这一功能强调了行政救济在监督行政权力运作、防止行政侵权行为方面的作用。

  这两种功能的结合,使行政救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法律机制,既能够保护公民权益,又能够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

  你对行政救济还有什么疑问吗?或是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探讨?法律快车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知识和专业建议,快来留言互动吧!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