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共同责任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10:05
人浏览
导读:医疗纠纷中,如何判定医疗单位与患者的共同责任?本文介绍了三种责任判断方式: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同时,还详细阐述了医疗过错鉴定的程序。

  一、医疗纠纷共同责任如何认定

  医疗纠纷共同责任的认定是处理医疗纠纷中的核心问题。在医疗纠纷中,责任认定主要涉及到医疗单位与患者双方。

  1.当医疗纠纷发生时,需要明确双方在事故中的责任。

  2.这种责任的认定通常有三种方式: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二、医疗责任的判断方式

  1.法官直接判定:并非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

  (1)人民法院在认为需要鉴定专门性问题时,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进行鉴定;

  (2)如果没有法定鉴定部门,则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进行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鉴定组会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来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2)这种责任程度从重到轻分为四级: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3)鉴定结论中的责任认定直接关系到赔偿项目、范围和数额的最终确定。

  3.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1)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时,需要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

  (2)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在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三、医疗过错鉴定程序

  在进行医疗过错鉴定时,鉴定人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1.鉴定人需要接受委托,这通常是通过所在的鉴定机构进行的。

  2.鉴定人需要在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鉴定人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以及专业术语的定义,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并出具相应的鉴定结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医疗纠纷的处理涉及众多细节和法律规定,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你在实际操作中还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请随时法律快车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医疗纠纷投诉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