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垄断豁免情形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1 17:56
人浏览
导读:想知道哪些情况下垄断行为可以豁免吗?我国《反垄断法》明确了垄断豁免的七大情形,并给出了法定条件。此外,还有避免垄断行为的提示,让你了解如何合规经营。

  一、垄断豁免情形有哪些

  垄断豁免情形是指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况,这些情形不受反垄断法的禁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垄断豁免情形包括: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垄断豁免法定条件

  对于上述垄断豁免情形,经营者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才能享受豁免。

  1.经营者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

  2.经营者需要证明这些协议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经营者才能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享受垄断豁免的待遇。

  三、避免垄断行为提示

  为了避免垄断行为,经营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遵守反垄断法律法规,不得达成垄断协议或实施垄断行为;

  2.加强自律,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得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3.积极参与公平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公共利益作出贡献。

  总之,垄断行为是违反竞争法的行为,会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

  了解完垄断豁免情形,你是否对如何合规经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需进一步了解反垄断法相关内容,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