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抢劫和盗窃的量刑标准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4 16:53
人浏览
导读:抢劫和盗窃的量刑标准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包括抢劫罪的刑期和罚金,以及盗窃罪的刑期、罚金和侦查时限。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盗窃既遂的法律标准,涉及不同学说的观点和争议。

  一、抢劫和盗窃的量刑标准是怎样

  抢劫和盗窃的量刑标准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盗窃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侦查时限

  1.盗窃罪的侦查时限在法律规定中有所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在特定情况下:

  如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延长二个月。

  3.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应依法对嫌疑人进行讯问等调查性工作,直到查明案情。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三、盗窃既遂的法律标准

  关于盗窃既遂的法律标准,理论上有多种观点,包括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等。

  1.其中,失控加控制说认为,当盗窃行为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即构成盗窃既遂。

  2.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但也有不统一的情况。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也应认定为盗窃既遂。

  这是因为盗窃罪的危害程度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也成立盗窃既遂。

  现在你对抢劫和盗窃的法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是否还有其他关于刑法的问题想要了解呢?法律快车将持续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请继续关注我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