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征收征用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6:32
人浏览
导读:行政征收征用涉及为了公共利益强制征集财产或暂时使用财产的行为。包括税、费征收和土地等不动产的征用。征收将财产所有权收归国家,而征用仅暂时取得使用权。

  一、行政征收征用是什么意思

  1.行政征收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实物或者暂时使用其财产的行为。

  2.这种行为主要包括税和费的征收,以及特定情况下对土地等不动产的征用。

  3.行政征收的结果是将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收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二、行政征收的法律依据

  行政征收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宪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1.根据《宪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专利法》、《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等多部法律也做出了不同情况下对土地以外多种权利征收的补偿性规定。

  行政征收的主要特征包括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征收的形式是行政行为,征收目的是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传统征收以完全补偿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补偿。

  三、征收与征用的区别

  征收与征用虽然都是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但它们在法律效果、是否有偿、行为性质以及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征收是将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收归国家,而征用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2.征收一般是无偿的、强制性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而征用则应当给予相对人适当比例的补偿。

  3.征收一般是特定国家利益需要,而征用则具有一定的应急性,针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危机情况。

  4.征收一般包括税费征收和财产征收,如个人所得税、排污费、港口建设费、公路养路费等;而征用则针对财产使用权或劳务。

  对于征收和征用的区别你还有其他问题吗?比如它们的实际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快来法律快车提问,我们会为你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