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婚后共同财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5 10:14
人浏览
导读:婚后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获得的财产。根据《民法典》,除非另有约定,否则婚后所得财产一般视为共同财产。如何区分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是重要问题。

  一、什么是婚后共同财产

  1.婚后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获得的财产。这一概念主要受到我国《民法典》的调整。

  2.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从夫妻结婚开始,一直到其中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除非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他们所获得的财产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判定共同财产依据

  判定婚后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要依据夫妻间的约定以及法律规定。

  1.如果夫妻双方有明确的婚后财产协议,约定了各自收入的分配方式,那么婚后取得的财产应当按照协议约定进行分配。这种协议体现了夫妻双方的自主意愿,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2.如果夫妻间没有明确的财产协议,或者协议无效,那么就需要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什么是婚后共同财产

  三、个人财产与共财区分

  与夫妻共同财产相对应的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一方的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都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在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

  1.对于婚后取得的财产,如果其来源与夫妻一方的个人劳动或者个人投资密切相关,那么该财产可能更倾向于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2.反之,如果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努力获得的,或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那么该财产可能更倾向于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你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和判定有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提问,法律快车会及时为你解答,为你提供法律支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