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签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3 14:39
人浏览
导读:不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需承担法律后果。正文介绍了不签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形及法律后果,提醒用人单位遵守法律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一、不签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1.不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任何单位或个人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对法律规定的违反。

  二、不签合同的具体情形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两种:

  1.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已经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但双方并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以继续维持双方的劳动关系。

不签劳动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三、不签合同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1.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原劳动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工资收入及赔偿费用。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为了避免不签订劳动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你的公司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劳动法的疑问,可以在法律快车上留言,我们会为你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