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造成交通逃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7-04 16:24
人浏览
导读:交通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明知或应知自己肇事,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者需承担法律责任,构成逃逸的关键在于是否逃避救助义务和法律追究。

  一、什么情况下造成交通逃逸

  “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种逃逸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更是对被害人权益的严重侵害。

  1.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在于其主观上是否具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2.即使行为人没有离开事故现场,但如果其未履行救助义务或逃避承担刑责,仍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例如:

  (1)肇事者撞伤行人后虽未离开现场,但未实施救助导致被害人伤情加重甚至死亡;

  (2)或肇事者送伤者至医院后,因支付不起费用而离开,这些情况都可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对事故发生毫无知觉,则不应认定为肇事逃逸。同时,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救助被害人的心理,但客观上不具备救助能力的情况,也不应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二、交通逃逸的主观要件

  交通逃逸的主观要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二是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两个要件共同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心态。

  1.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保护现场并报警。然而,有些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选择逃离现场或隐瞒事实真相。

  2.行为人对于被害人的伤亡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也就是说,行为人可能认为逃逸后被害人不会死亡,或者相信会有人对被害人给予救助,或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被害人伤势不重。

什么情况下造成交通逃逸

  三、交通逃逸的客观要件

  交通逃逸的客观要件主要体现在行为人客观上具备救助被害人的能力而主观上不愿意施救。

  1.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行为人具备救助能力却选择不报警、不积极施救被害人,而是弃车或驾车逃跑,将被害人弃于现场或带离现场,这种行为就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要件。

  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还具有显著的客观特征。例如,肇事者可能故意破坏现场证据或伪造现场以掩盖其肇事行为;或者通过更换车辆、销毁车牌等方式逃避侦查和追责。

  综上所述,交通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表现,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你知道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吗?快来法律快车留言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