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仲裁裁决书下来15天如何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2 00:05
人浏览
导读:仲裁裁决书下来后的15天从次日起计算,节假日顺延。申请执行需提交申请书、确定管辖法院并准备材料。法院审查后裁定执行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应了解法律程序并积极配合。

  一、仲裁裁决书下来15天如何计算

  仲裁裁决书下来后的15天计算,应从裁决书作出的次日开始算起,连续计算十五日。

  1.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节假日不计入期间,期间届满的日期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日。

  2.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3.一旦仲裁裁决书作出,当事人即应开始准备申请执行的相关事宜,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及时保障。

  二、申请执行的步骤与材料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书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并准备相应的材料:

  1.当事人需提交申请执行书。

  (1)申请执行书应详细载明申请执行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作为执行根据的仲裁裁决书。

  (2)书写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口头申请,由执行人员记入笔录。

  2.当事人需确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3.在提交申请时,当事人还需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仲裁裁决书副本等。

  4.人民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查。

  (1)如果裁定准予执行,人民法院将依法采取执行措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如果被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裁决书下来15天如何计算

  三、申请执行可能的结果

  申请仲裁裁决书执行的结果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

  1.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执行符合法定条件,且未发现仲裁裁决存在不予执行的情形,那么将依法裁定准予执行,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如果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仲裁裁决存在不予执行的情形,如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等,将依法裁定不予执行。

  3.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或者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4.人民法院在裁定不予执行时,会向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送达裁定书。

  5.裁定书将明确不予执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为当事人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如何准备材料以符合法院要求?如果你还有疑问,快来法律快车咨询吧,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会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