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犯罪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7 00:54
人浏览
导读:未成年犯罪法律规定明确,十六周岁以上应负刑责,十四至十六周岁犯特定罪行也需担责。法律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从轻或减轻处罚。司法解释细化审理原则、定罪量刑标准。

  一、未成年犯罪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刑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年龄界限及其相应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特定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时,也需承担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刑法的规定与适用

  1.在刑法的适用上,对于未成年犯罪人,法律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旨在通过教育感化手段促使未成年犯罪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2.刑法还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以及对于某些特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犯罪,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三、未成年人案件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原则、定罪量刑标准以及刑罚执行等方面的规定。

  1.司法解释明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定义、年龄的认定方式以及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的信息。

  2.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司法解释也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如对于轻微犯罪行为的认定、对于财产刑的适用等。

  3.司法解释还强调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教育感化工作,包括对于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执行方式的适度放宽等。

  你对未成年犯罪案件还有哪些疑问?法律快车为你解答,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