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伤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4 14:39
人浏览
导读:人伤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依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及过错程度,分为主要、同等、次要及无责任。司法实践中,通常主要责任方承担70%,次要责任方承担30%,但具体比例会随案件情况而调整。

  一、人伤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在涉及人伤的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1.交通管理部门在责任划分时,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对损害结果的作用及其过错程度。

  2.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分为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及无责任四种类型。

  3.具体而言,当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归咎于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时,该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4.若事故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共同导致,则根据各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5.若各方均无导致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6.需要注意的是,若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则他方无需承担责任。

  二、事故责任法律依据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若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则由其承担全部责任。

  2.若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则根据各自过错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

  3.若各方均无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4.若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事故,则他方无需承担责任。

  5.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通常遵循一定的惯例。一般而言,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责任。

  三、责任比例的司法确定

  1.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确定,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根据长期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惯例,通常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责任。

  2.这一比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官的酌情判断进行确定。

  3.法官在确定责任比例时,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4.在某些情况下,法官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责任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体现公平和正义。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责任比例,或想知道如何计算赔偿金额,快来法律快车咨询吧,我们专业律师会为你提供详细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