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4 13:24
人浏览
导读:交通逃逸的认定需满足三个条件:知道事故、逃避法律责任及离开现场。而多种情况不构成逃逸,如不知事故、执行任务等。逃逸是加重肇事者责任的情节,需遵守交规避免事故。

  一、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条件:

  1.时间上,当事人必须知道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

  2.当事人主观上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这里的法律责任主要指的是刑事责任,而非单纯的民事责任。

  3.当事人必须已经离开了交通事故现场。

  二、不构成交通逃逸情况

  以下情况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其主观上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因此不应认定为逃逸。

  2.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如果是为了履行法律职责,则不应认定为逃逸。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由于其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因此其逃逸情节无从谈起。

  4.当事人在正要离开现场时被抓住的,由于尚未离开现场,因此不应认定为逃逸。

  你还有其他关于交通肇事的问题吗?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