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6 11:00
人浏览
导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被害人未获救助死亡。其构成要件包括: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要件、逃逸行为致人死亡、存在因果关系及主观过失。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离现场,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严重后果。

  具体而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必须有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即行为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造成了交通事故;

  2.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意图逃避法律追究;

  3.由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被害人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法律事实。

  二、交通肇事逃逸构成要件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必须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这意味着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经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并造成了相应的损害后果。

  2.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不仅限于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即使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他人死亡,也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导致的抢救不及时而发生。

  4.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定罪?如果你对法律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什么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