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限制民事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9 10:08
人浏览
导读:民法典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做了规定: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未成年人还受到特殊保护,以保障其权益。

  一、民法典限制民事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这些未成年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或者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2)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那些与其年龄、智力水平相匹配的民事法律行为。

  2.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同样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这类成年人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同样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2)未成年人相似,他们也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那些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未成年人民事限制

  未成年人民事限制主要体现在其民事行为能力上。

  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于复杂社会现象和复杂法律关系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民事法律行为方面,他们受到一定的限制。

  1.未成年人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或者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2.虽然未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独立实施一些民事法律行为,但这些行为通常限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水平相适应的行为。

  3.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还受到其他方面的限制,例如,在签订合同、处分财产等方面,他们通常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授权。

  三、成年人民事限制

  对于成年人而言,民事限制主要体现在特定情况下,如精神状况异常或认知障碍等。这类成年人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由于无法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因此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1.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或者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

  2.这类成年人也可以独立实施一些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在其认知范围内且不会对其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行为。

  想学习更多民法典中的法律条款吗?点击下方关注法律快车,带你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让你的生活更有保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