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罪共犯如何认定如何量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7-04 16:04
人浏览
导读:诈骗罪共犯的认定与量刑依据各共犯在犯罪中的作用,诈骗罪需满足欺诈行为、错误认识、非法占有和财产损失等条件。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客体、表现、受害人主观状态及刑期上有显著区别。

  一、诈骗罪共犯如何认定如何量刑

  诈骗罪共犯的认定和量刑主要基于各共犯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和所起的作用大小。

  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这是因为他们在犯罪活动中起到主导和核心作用。

  2.对于其他主犯,则会根据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这些主犯在犯罪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3.从犯则根据其在犯罪中的辅助作用,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胁从犯,则会根据其犯罪情节的轻重,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量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欺诈行为,这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两种方式,目的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

  2.这种欺诈行为必须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作出财产处分。

  3.行为人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意图占有被害人的财物。

  4.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受到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这是衡量犯罪结果的重要标准。

  三、诈骗罪与敲诈勒索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两者的客体不同。

  (1)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诈骗罪的犯罪客体相对单一,主要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两者的客观表现也有所不同。

  (1)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交付财物;

  (2)诈骗罪则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交付财物。

  3.两罪在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上也存在区别。

  (1)在诈骗罪中,受害人通常是在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

  (2)在敲诈勒索罪中,受害人则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两罪的刑期也有所不同。

  (1)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2)敲诈勒索罪的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何防范?如果你对诈骗罪的认定和量刑有疑问,可以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法律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