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民事行为效力的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7-19 00:09
0人浏览
导读:民事行为效力标准指判断民事行为是否有效的准则。民法典规定需满足行为人能力、真实意愿、不违法等条件。本文详细解读了民事行为效力及形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一、什么是民事行为效力的标准

  民事行为效力的标准,是指用以判断一个民事行为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所依据的一系列准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这构成了民事行为效力的核心标准。

  具体而言,一个民事行为若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理解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2.该行为必须是行为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即行为人是在自愿、无胁迫、无欺诈等情况下表达出的真实意愿;

  3.该行为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法典理解民事行为效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着明确的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民事行为能力是行为人从事民事活动的基础,只有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2.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关键,只有行为人自愿、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该行为才能被视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3.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底线,任何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都不应被视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法典说明民事行为形式

  民法典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主要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种。

  1.明示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及视听形式等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

  (1)一般书面形式是指法律只一般地要求行为人用文字符号等来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如常见的书面合同、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等数据电文,往来信件等。

  (2)特殊书面形式则是指除了用文字符号表达其意思外,还须经有关机关确认的形式,如公证形式、鉴证形式、审核登记形式和公告形式等。

  2.默示形式则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情况下,根据其行为判定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

  除了民事行为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又该如何界定?如有疑问,法律快车随时为您解答,让法律更贴近您的生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还有疑问? 立即咨询律师

25万认证律师 · 60分钟无限追问 · 平均2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向我提问获取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默认头像
王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黄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陈律师6分钟前回复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