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绰号侵犯他人什么权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7-26 21:11
0人浏览
导读:起绰号侵犯他人名誉权,民法典明确保护名誉权,禁止侮辱、诽谤等行为。本文详细解析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类型,包括侮辱、诽谤、新闻报道失实等,并介绍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起绰号侵犯他人什么权利

  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下,起绰号往往被视为侵犯了他人的一种重要权利——名誉权。

  1.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这意味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起绰号,特别是带有贬损、侮辱性质的绰号,无疑是对他人名誉的一种直接侵犯。

  3.它可能导致他人社会评价的降低,损害其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的形象,进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二、民法典保护名誉权

  民法典对名誉权的保护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的尊重和维护。

  1.名誉权是民事主体在社会中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名誉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民法典还规定了名誉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为民事主体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提供了有效的法律途径。

  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多种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1)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是上述方式的混合。

  (2)侮辱行为直接针对他人的名誉进行攻击,使其社会评价降低,是侵犯名誉权的典型行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1)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2)诽谤行为通过散布虚假事实来损害他人的名誉,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新闻单位在报道过程中,如果报道严重失实,导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也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1)新闻单位在报道时应当客观准确,避免失实报道。

  (2)如果因报道失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新闻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主动或被动提供新闻材料导致名誉受损。在新闻报道中,如果主动提供新闻材料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1)如果是因为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2)如果在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则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起绰号看似小事,实则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你还知道哪些行为可能侵犯名誉权吗?法律快车为你提供更多法律资讯,让我们共同维护每个人的名誉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还有疑问? 立即咨询律师

25万认证律师 · 60分钟无限追问 · 平均2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向我提问获取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默认头像
王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黄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陈律师6分钟前回复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