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邓普云律师
邓普云律师
湖北-武汉
高级合伙人律师

消费陷阱面面观。

消费者权益2020-05-20|人阅读

 您有“难忘”的消费经历吗?您有心酸的维权历程吗?您是否曾被劣质商品伤身又伤心?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鉴于消费的重要性,值此元旦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将消费陷阱进行了汇总,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迪,从而引导您理智消费,明明白白消费,避开消费陷阱。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商家:诚信经营是正道,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成功。  最受伤陷阱——预付卡骗局   特点:一折、二折……优惠办卡喽!卡办了,但享受到的服务也“打了折”。   案例:办卡者:我们的权益谁保障?   500元高档健身俱乐部“玩”一年?冲着这么低的会员价格,李女士办了一张5年期“运动前线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卡。去年11月30日,李女士照常到这家健身俱乐部锻炼时,发现已人去楼空。两天后,法院的封条贴上了健身俱乐部的大门。原来,“运动前线”因为惹上租金官司停业,几百名会员一下成了 “无主”的“孤儿”。   【点评】有人说,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办卡”不但来钱快,而且还都是现金,于是乎,预付式消费在各行各业“遍地开花”,商家收钱后“人间蒸发”的有之,服务“打折”的有之,各种“把戏”屡试不爽,反正一句话:钱已到手,爱怎么整就怎么整。消费者一定要用合同、协议的形式给商家套上一个“紧箍咒”,免得他们为所欲为。  最专业陷阱——机器维修业的“无底洞”   特点:买得起修不起,为啥?你是外行,不宰你还能宰谁。   案例:汽车消费,啥时才能明明白白?   消费者毛某买了辆帕萨特轿车,买时商家承诺免费保养两年。“免费的午餐”接近尾声时,商家却突然变卦,理由是清洗油管属“深化保养”,得收费。保养既然有“深化”、“浅化”之分,买车时咋不说个明白呢?无独有偶,蒋先生还记得,当初买车时,合同上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10万公里内免费保养20次,包括材料费、工时费。然而,等他将车送进4S店保养时,得到的答复却是这是“大保养”,不能免费。   【点评】笔者有一辆轿车,每次因为一些机械故障送到4S店维修时,维修工一“把脉”张口就要换部件,部件少则一二百元,多则上千元,有时甚至换了部件毛病还没好。业内人士也向笔者透露,如今,机器维修业的维修工大多是“换件工”,不会修只会换,维修成本能低吗?反正车主是外行,于是,他们就设下一个个“陷阱”,逼着车主掏钱。  最忽悠陷阱——保健品打“迷踪拳”   特点:保健品不是药品,于是就靠“忽悠”让消费者“买单”。   案例:保健品“免费午餐”吃不得   退休在家的市民林先生收到一张插在邮箱里的乘车单,称凭单可享受太湖免费一日游。于是,林先生按照乘车单上写的时间地点,在去年4月21日早上7点来到红梅公园北大门乘车。然而,当他乘上大巴后,没有见识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反而一路开进无锡一家饭店,上起了“健康教育课”,最后更是在“专家”的游说下,花2000元买下了三瓶“抗癌”保健品。   【点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中老年人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注重保健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花了钱,真能买到健康吗?“一只老鳖两吨汤,燕窝包装猪皮藏,烂鱼加工脑黄金,保健食品最上当。”一首顺口溜,道出了保健品市场不为人知的 “潜规则”。对那些广告满天飞、疗效信口吹的保健品,您可要擦亮眼睛哦。  最迷惑陷阱——品牌的“魅力”   特点:品牌意识深入人心,但大品牌也不是什么都好。   案例:大品牌并非万能灵丹   徐女士花1500元买了一套国际知名品牌护肤品,称能起到“迅速换肤、美白嫩滑”的效果,用了一个多月后,徐女士就觉得皮肤发痒。潘老师坚称皮肤发痒是好现象,说明化妆品开始起作用了,徐女士于是咬牙坚持。最后,徐女士皮肤上长出许多小疙瘩,又红又痒又痛,到医院一查竟是皮肤过敏。在消协的介入下,潘某最终全额退货,并赔偿了徐女士的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合计700元。   【点评】自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内食品业的品牌效应倒了,但又激起一些市民盲目崇拜洋品牌的心理。进口的、合资的、国际连锁的……这些“洋货”就一定好?其实,这才是最具迷惑力的消费陷阱。一些商家也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崇洋心理,给国产商品找“洋血统”、“洋亲戚”,忽悠消费者不遗余力。对于这类“陷阱”,消费者更应该具备一双“慧眼”,看质量而不是看产地。  最可气陷阱——餐饮收费“无厘头”   特点:不吃不知道,吃后吓一跳。   案例:年夜饭消费,当心“食面埋伏”   年初,市民张女士发现单位附近一家酒店贴出“节日期间一律七折”的宣传单,张女士一家决定去试试。酒足饭饱后,服务员拿来账单结账,一共620元。张女士一看不对,询问服务员:“你们不是说节假日期间一律七折吗?”该服务员解释道:“只是一般的菜品打七折,酒水和海鲜是不打折的。而且,我们的消毒餐具和饭前小食属于收费项目。”   【点评】饭店餐馆通常在促销广告中宣称节日期间一律打××折,但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并非按全单打折计费。此外,餐馆在送上餐巾纸、饭前小食时一般也不会告知要收费,顾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以为属免费项目欣然接受,结账时才发现原来是“陷阱”。  最头痛陷阱——赠品还是“废品”?   特点:拿回去满满当当一大堆,真正派得上用场的没几个。   案例:家电“赠品”,凭啥有三包“豁免权”?   张先生为即将结婚的女儿置办了全套家电,拿到了不少赠品,可让他郁闷的是,这些赠品不是电饭煲、紫砂炖锅,就是玻璃茶具、厨房用品,而且“身世”可疑,虽包装精美,却无厂名厂址。后来,紫砂炖锅用了两个月就“罢工”了,售货员却说赠品不保修。   【点评】赠品,顾名思义是不花钱的,既然是赠品,消费者也就很少较真维权。于是,部分商家堂而皇之 “鱼目混珠”,将仓库积压品、劣质品、“三无”产品甚至是过期商品当成赠品,为自己的商品“贴金”,商家不费吹灰之力,还博得了“慷慨”的美名。然而,我国消法规定,厂商和销售商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消费者维护赠品合法权益的权利。也就是说,赠品的保修退换政策和正品完全相同。  最昂贵陷阱——房产“地雷”密布   特点:一辈子最“阔气”的消费,带来的是一辈子的烦恼。   案例:买的“婚房”居然是办公楼   小张看中了一套期房,看房时,显示此物业性质为住宅,商品房买卖合同书上,在“该商品房的用途”一栏上,开发商填写了“公寓”。在普通市民看来,公寓与住宅就可以划上等号。而银行贷款更具有“欺骗性”:经过开发商的努力“争取”,业主向银行贷款时不按商业用途贷款,而按住宅的性质办理。这一切,都让小张对房屋的“住宅”性质深信不疑。直至交付时,开发商才说,房子是商业用房,必须交纳4%的契税。   【点评】蓝天,白云,绿地,私人会所……为了这一幅美得让人心跳的家园蓝图,消费者倾尽毕生积蓄。然而,广告虚假、合同违约、弄虚作假……买房后,开发商埋下的“地雷”一一爆炸,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往往只能忍气吞声。难道为了不想吃亏上当,买房者只能自学专业知识,努力向业内人士看齐?  最迷人陷阱——美容?免费!   特点:爱美的“美眉”上当多,“馅饼”“陷阱”分不清。   案例:相信免费美容1万变成7千   大洋百货三楼一家美容院向彭女士推销一种“特别优惠”:先交1万元办卡,可享受每星期一次、为期两年的免费护理,两年后1万元本金如数退还。天上掉下这么一块“馅饼”,彭女士岂有不接之理?然而,当她将钱交齐后,美容院却突然患了“失忆症”,将当初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在工商部门的干预下,3个月后,彭女士最终拿到了7000元退款。   【点评】为了让消费者主动往“陷阱”里跳,“聪明”的商家披上了一些亮丽的“伪装”,“免费”无疑是其中最大、最亮的“招牌”。莫贪小便宜是对付这类“陷阱”的绝招。  最黑暗陷阱——低价促销   特点:想买低价商品,先看看我们的“最终解释权”!   案例:解释权当借口 大豆油提价卖   市民蒋先生在武进区潘家一家新开的超市看到有金龙鱼大豆油(规格:5L/桶)搞低价促销活动,告示上标明是64元/桶,于是他买了60桶给员工当福利,没想到结账时超市要价每桶66元。面对消协人员,超市方使起“最终解释权”大棒,称为招揽人气才打出金龙鱼大豆油每桶64元的特惠价,本来油源就比较紧张,如果被一位顾客买走这么多,超市就要吃亏,不能卖!   【点评】套用一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很明显,低价≠商品优质、服务优质。但很多消费者还是义无反顾往 “低价陷阱”中钻。低价热、打折潮中,“聪明”的商家要么是调高原价,再“跳楼价”甩卖,要么是积压货、劣质货便宜卖给你,如果一旦出现紧俏货、正品“打折”卖的失误,不要急,商家拿着“最终解释权”的“尚方宝剑”呢,从容答复消费者:卖光了,早没货了!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邓普云律师
您可以咨询邓普云律师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